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凌凌
近日,芦淞区“活力芦淞,创享青春”大学生创业沙龙现场,200余张年轻面孔眼神发亮。芦淞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强抛出的这句“创业何必去远方”,像一颗石子投入青春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当00后创业者遇上“老工业基地”的新玩法,这场沙龙透露出哪些信号?
热气腾腾的创业故事,点燃青春激情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再出发。”当青年创业代表站在台上,讲述自己从校服到电商主播的转型经历时,台下不少人悄悄握紧了拳头。没有成功学的鸡汤,只有三次跌倒又爬起的“血泪史”——第一次选品踩坑、第二次直播冷场观众个位数、第三次终于靠原创设计在芦淞服饰市场群站稳脚跟。
这样的“掏心窝子”分享,在沙龙上接连不断。青年创业团队负责人张先生,亮出团队研发的图纸时,指尖微微发抖:“这是我们熬过的第18个通宵。”而创业导师罗玉花一针见血指出:“年轻人创业不是拍脑门,要像找对象一样选准赛道!”现场爆发的掌声和笑声。
“今年区里给我们的项目批了创业担保贷款,真是‘及时雨’!”一名致力于服饰赛道的青年创业者的分享,让不少人竖起了耳朵。
真金白银的政策礼包,托举创业梦想
数据显示,近年来,芦淞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亿元,相当于每天都有创业梦想被“充值”。当“轻淞就业”服务品牌遇上“创在芦淞”生态体系,这片土地正成为青春版“中国合伙人”的最佳拍摄地。
更令人心动的是芦淞的“家底”:全国首个中小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的牌子,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这里既有飞机心脏的研发制造,也有男装女装的智能生产线;既能对接院士团队的技术支持,又能找到带货百万的网红主播。正如王强所说:“在芦淞,创业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舞。”
当老工业区的厚重底蕴,遇上Z世代的创新基因,芦淞区用一场沙龙证明:最好的创业土壤,永远在敢于突破的改革热土上。正如王强向广大青年创业者发出的邀约:“创业何必去远方,芦淞就是好地方。”你只管背上梦想和创造,芦淞的跑道,助你“起飞”!
永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