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6月17日讯(记者 韩星)“感谢就业驿站帮助我们找到工作、强化技能增强本领!”6月17日,已经适应了工作节奏的肢体障碍残疾人元哥感慨,有个挑鱼刺带来的收入,以后的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这些天来,海口一家水产品加工小微企业的车间内呈现出一幕温馨且充满希望的场景,两位特殊的工作者——视力不佳的霞姐和腿脚不便的元哥,戴着手套专注地处理案板上的鱼,手指灵活翻动间,细小的鱼刺被精准挑出。
这里是海南就业驿站海口龙泉站为残疾人搭建的就业舞台,也是海南探索残疾人精准就业新路径的生动缩影。
受身体或智力上的限制,残疾人就业面临诸多挑战,驿站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辖区内有就业需求的霞姐和元哥,可选择岗位有限,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一家主营水产品加工的小微企业在今年以来随着业务拓展,对鱼刺工用工需求增加,有采用残疾人员工的意愿。
“鱼刺工”岗位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和耐心,且工作强度适中,对于部分残疾人而言,具有一定的适配性。
海南就业驿站海口龙泉站工作人员表示,就业帮扶的温度,藏在那些“多问一句、多想一步”的琐碎里。求职者上岗后,驿站会定时入企回访,及时调解员工适应性问题。通过与企业和残疾员工保持密切沟通,为残疾人求职者提供陪伴式的服务。
永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